“之前找母婴护理员跑断了腿,没想到社区驿站帮我们解了难题。”家住城关区东岗西路社区雅兰居小区的李女士说。这种便捷的家门口服务,来自东岗西路街道东岗西路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。近年来,该社区积极争取省妇联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建设项目,依托雅兰居社区物业办公场地搭建服务阵地,构建妇联牵头、社区配合、公司运营、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,将家政服务打造成惠民生、暖民心的幸福工程,在基层治理中书写着巾帼力量的精彩答卷。
推开巾帼家政服务驿站的大门,浅粉色的墙面上,家政服务项目清单、技能培训课程表等清晰标注着日常保洁、母婴护理、养老照护等12项服务内容;靠墙的柜子里,血压仪、血糖仪、家电清洗工具包、应急维修工具箱等便利化服务工具一应俱全。
“您点这个‘日常保洁’选项,就能看到所有家政人员的资料,还能在线预约、实时点评。”驿站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居民使用社区家政服务智能化小程序。“以前找家政得靠熟人介绍,现在小程序上一目了然,上周我预约了家电清洗,师傅上门准时,活儿干得细致,价格还优惠,我给了五星好评。”辖区居民赵先生边点开手机里的小程序边说。
记者了解到,东岗西路社区面积约0.34平方公里,有24个居民楼院、8089名非流动人口。依托驿站这一实体阵地,以及社区家政服务智能平台,社区建立了详尽的需求台账,并联合兰州万尊智慧为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,推出居民点单(线上小程序+线下驿站)、社区派单、企业接单的服务模式,从日常家务到特殊照护,为居民定制全方位家政服务。
80多岁的退休人员张英梅(化名)子女都在外地,今年初丈夫突然患病失去自理能力,生活的重担让她几近崩溃。子女通过驿站小程序提交了“养老照护”需求,可老两口对照护人员的性格、生活小习惯要求比较高,前两次匹配都未能如愿。在找到比较合适人员前,驿站工作人员主动承担起责任,每周三次上门帮老两口买菜、打扫卫生、陪老人聊天,还带着工具包帮家里检修水电。驿站负责人更是亲自筛选人员,从照护经验、耐心程度到饮食上的习惯,逐一细致把关,最终为老两口找到一位有10年养老护理经验、擅长中医理疗的护工。
雅兰居社区物业项目经理王素琴介绍道,截至目前,驿站累计服务居民200多户,用有温度的服务,解决了居民的心头事。
“要是没有驿站的培训和帮助,我真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。”50岁的苟文瑞曾是一名失业人员,生活陷入困境。有一天,她在驿站门口看到育婴师免费培训班海报,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。
针对苟文瑞这样的失业妇女,驿站推行出点单式培训,根据居民需求与市场缺口,开设育婴、养老护理、整理收纳、日式保洁等课程,邀请行业资深讲师手把手教学,培训结束后还组织考核,为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证书。培训中,苟文瑞认真学习育婴知识,从婴儿辅食制作到早教互动,每一项都反复练习,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。随后,驿站依托社区360就业平台与家政服务小程序,为她推荐了住家育婴师岗位,如今每月有5000多元的固定收入,生活逐渐好转,整个人也变得自信起来。“现在我不仅能挣钱养家,还成了‘专业育儿师’,很有成就感。”苟文瑞笑着说道。
据东岗西路社区党委书记米雪介绍,驿站已累计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6期,培训妇女群众140人次,90名学员取得职业技能证书;举办“巾帼就业直通车”招聘会3场,帮助众多失业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,搭建起政策+岗位+技能三位一体的就业桥梁。此外,社区还定期开展主题活动:三八妇女节组织家政技能比拼活动,让护理员、保洁员展示专业能力;端午节开展暖心家政进家庭活动,为独居老人上门包粽子、打扫卫生;重阳节举办养老护理公益讲座,教居民科学照护老人,让驿站成为连接邻里的“情感纽带”。
采访中,王素琴说:“传统物业管的是‘小区大家’的公共事,物业+家政驿站则让我们从管理者变成了生活服务集成商。”米雪则表示:“作为社区最大的居民小区,雅兰居小区入住率高、居民需求多元,社区正是看中物业在场地、客户资源与信任基础上的优势,将驿站建在物业办公场地内,实现了资源共享、服务联动。”
在这里,驿站既是居民的服务预约点,也是服务人员的管理点和休息站:居民下楼就能咨询预约服务,借助对物业的长期信任,快速认可驿站服务;物业工作人员也能随时收集居民需求,反馈给驿站及时作出调整服务;若服务中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,居民无需多方奔走,直接通过物业或驿站即可高效协调解决。同时,物业的日常监督也让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与规范性逐步提升——每次服务结束后,物业会联合驿站做“双回访”,确保服务质量达标。
如今,驿站提供的服务已涵盖日常保洁、家电清洗、老人陪护、幼儿看护、马桶疏通、冬季地暖清洗等多个品类,自运营以来,凭借优质服务和可靠保障,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站。
从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,到助力妇女就业增收,再到创新基层治理模式,东岗西路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如同一个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枢纽,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“急难愁盼”,用精细服务提升着家门口的幸福;另一头牵着辖区妇女的就业梦想,为她们搭建起绽放风采的舞台。
这里不仅是居民身边可信赖的温暖港湾,更以其独特的柔性力量,将解决居民日常难题、助力妇女自我实现、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三者有机融合,实现了服务一人、温暖一家、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。
这种双向赋能的模式,不仅让居民收获了切实的幸福感,也让基层治理焕发出新的生机。